刘昌毅将军在军中素有猛张飞的威名,这不仅因为他作战勇猛无畏,更因其善于谋略。从中原突围到智取宿县,他的传奇战绩在军中广为流传。由于两次负伤导致面部变形,敌人给他起了个刘歪嘴的外号。这个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称号,常常让国民党杂牌军望风而逃。
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在军旅生涯中竟经历了六次降职。第一次是在鄂豫皖反围剿前,从主力营副营长降为新兵连指导员;第二次在川陕反围攻时,从军部科长降为营长。此后又两度被免去军分区副司令职务,专任团长。建国后从正军职降为副军职,晚年更是从军区副司令调任闲职顾问。 离休后的刘昌毅过着悠闲生活。某日,一位老部下来访,两人把酒言欢间开始互相调侃。老将军笑问部下为何仅以师级离休,对方反问他为何当年同僚都比他晋升得快。刘昌毅爽朗大笑,坦言自己犯上的毛病改不了,见到问题就要直言不讳。 1986年秋,72岁的刘将军回到故乡马鞍石村。虽伤痕累累,却依然精神矍铄。漫步村中,他指着池塘回忆儿时将地主儿子打落水中的往事。秘书好奇他是否常打架,老将军笑称只上过三个月学却打了108次架。他从小嫉恶如仇,常为弱者出头,为此没少背黑锅。一次被老师冤枉后,他巧妙报复,让老师掉进茅坑,气得老师上门告状。 参加革命后,刘昌毅刚直性格丝毫未改。在鄂豫皖反围剿前,他直言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战略,与团长激烈争辩,结果被降职。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正确,红军最终被迫西撤。在川陕苏区时,他任军部政务科长,发现肃反扩大化问题后,顶着压力平反冤案,因此再次被降职。 1941年子洪口伏击战大捷后,刘昌毅奉命护送重要人员穿越敌占区。途中他敏锐察觉旅领导的布防漏洞,直言进谏却遭斥责。当夜敌军果然来袭,部队陷入险境。危急时刻,刘昌毅果断指挥部队夜间突围,最终安全返回根据地。这种敢于直言的性格,伴随了他的一生。 发布于:天津市九鼎配资-配资世界门户-杠杆配资app-成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