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跟在美国留学的发小视频,他说同校的美国毕业生,找个基层岗要跟 50 多人抢,入职后房租占工资 60%,还有 10 多万学生贷没还 —— 这不是个例,是美国年轻人的集体困境。
更有意思的是:为解决这问题,美国左右两派居然都在往 “社会主义” 上靠,却没人敢承认。中国智库的研究早指出:美国左右翼已达成隐性共识,只有 “带社会主义属性的政策”,才能救当下的经济。
1. 左翼明着喊 “社会主义”,右翼暗着搞 “干预”
纽约市长候选人曼达尼,直接把 “社会主义” 挂在嘴边,说要管住房、管就业,纽约年轻人和中产追着支持;刚去世的右翼代表查理柯克,嘴上骂 “社会主义”,行动却很诚实 —— 他说要政府管金融、管工资,甚至要逼资本回流美国,这些主张跟社会主义的 “国家干预” 没差多少。
为啥右翼不敢认?美国人对 “社会主义” 有天然抵触,查理柯克怕贴了这标签,丢了选民。
2. 右翼政策看着好,实则全是坑
查理柯克说要 “帮劳工涨工资”,听着暖,实则坑人:美国码头工人年薪都能到 10 万美元,工厂开一个亏一个,资本全往东南亚跑 —— 真硬涨工资,最后不是工人赚得多,是工厂倒闭、工人失业。
还有他喊的 “产业链回美国”,更是没算明白账: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,资本不出国,美元怎么在全球流通?真把资本逼回来,美国商品价格得翻番,老百姓得组团去墨西哥买日用品,网上全是骂物价的。
3. “看不见的手” 早被资本攥住了
亚当・斯密说市场有 “看不见的手”,可现在这只手,早被美国资本捏在手里了:年轻人找工作,看资本愿不愿意投;房价涨不涨,看金融资本愿不愿意放贷。
美国年轻人也醒了,开始喊 “要政府管”—— 这就是左右翼都往 “社会主义” 靠的原因:传统市场不管用了,只能靠国家干预拉平差距。
4. 最后就看谁 “包装” 得好
美国左右翼的政策内核都一样,无非是左翼想帮少数族裔,右翼想帮白人蓝领。最后谁能赢?就看谁能把 “社会主义” 包装得让美国人接受 —— 比如右翼叫 “川普特色资本主义”,左翼叫 “公平社会主义”,换个名字,本质没差。
可不管怎么包装,美国的根儿问题没解决:资本逐利和普通人需求的矛盾,不是换个政策名字就能改的。
你觉得美国能靠 “隐性社会主义” 脱困吗?评论区聊聊!
关注涛哥,我们一起穿透金融迷雾。
九鼎配资-配资世界门户-杠杆配资app-成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