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一句“不去”,就把这场外交拉锯的底子掀开了。
表面上看,是普京抛出个“没条件,来聊聊”的邀请。可这一来一回,不光是聊和平的事,还有不少心理上的博弈。
毕竟,现在俄军正琢磨着秋天的大动作,这种时候提见面,难免让人想:这是要真谈,还是为后续做局?
在别人地盘谈,心里就不平衡
泽连斯基最介意的,就是去“侵略国”首都谈判。
对乌克兰来说,这等于自己先矮一头,主权形象立马受损。
俄方倒好,口口声声说没条件,其实第一关就在地点上。
他们很懂这套心理压迫的玩法——主场优势,不用开口就能先占一步。
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,就是这么签的,乌克兰心里一直有疙瘩。
时间选得太巧,不怀疑都难
泽连斯基透露,俄军正准备两波秋季攻势。
就在这个节骨眼,普京伸出“橄榄枝”,有两种可能:
一是争取个外交缓冲,看看西方咋反应;
二是等乌克兰拒绝后,好反手说一句“他们不想和平”,为后续军事行动添点理由。
这种边打边谈的套路,之前顿巴斯战场上就用过。
“没条件”的背后,其实条件一大堆
口头说无先决条件,但谁都知道,不提出来的东西才最关键。
比如领土归属、乌克兰中立化,这些大话题,才是真正的筹码。
以前2015年在叙利亚谈判时,俄方也玩过类似招数——先喊“没前提”,中途再加条件,逼对方让步。
分化挑拨也是一招
这次,普京没提美俄乌三方会谈,只单独请泽连斯基去莫斯科。
表面是针对乌克兰,实际是冲着美乌关系去的。
要是特朗普真回台上,按他性格可能搞单边调解,这样乌克兰就容易被孤立。
舆论战先打响
别忘了,俄方以前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,就用媒体释放歪曲信息。
这回也可能照搬,制造一种“乌克兰不合作”的形象。
到时候真打起来,还能说是“没办法,他们不谈”。
真想看对方诚意,可以注意这三点
①地点是不是中立
像土耳其、沙特这样的第三方国家,俄方要是死活不选,那就说明不想离开主场优势。
②议题是不是透明
提前不说清具体要谈啥,比如战俘交换、粮食出口,那就有模糊化陷阱。
历史上就有因为框架含糊,让乌克兰后续执行时吃了大亏的例子。
③会晤跟前线动静是不是同步
如果前线调兵和喊谈判是一起发生的,那多半是“谈”服务于“打”。
这不是一次单纯的会面邀请
泽连斯基强调,普京要聊,可以来基辅。
他不想再像当年那样,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下放弃核武、换来空头安全承诺。
所以,现在的地点选择,就是战场的另一面。
等着看吧,军事部署、国际调停的走向,都会影响这场“邀与拒”的戏。
毕竟,当炮声还在响,谈判桌的形状就是另一种武器。
那你觉得,如果地点真换到土耳其、瑞士这样的地方,局面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走向?欢迎在评论里聊聊。
#热点观察家#
九鼎配资-配资世界门户-杠杆配资app-成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